

老年肺炎起病隱襲,病情進展快,易誤診和漏診,易對病情評估不全面、不到位。故病情嚴重程度評估(包括并發(fā)癥的評估)應貫穿病程始終,采取動態(tài)評估,及時修正診斷與治療,對預后非常關鍵。
抗生素使用應根據(jù)基本要求,先經(jīng)驗性選藥,后針對性治療。
基本要求
及早合理應用抗生素(直接關系到老年肺炎的預后);盡可能使用殺菌劑(老年人多有免疫功能低下);盡可能靜脈給藥(老年人對藥物的吸收分布、代謝及排泄率的差異比較大,以及胃酸的缺乏和胃腸功能的改變);避免采用腎毒性藥物(必須采用時按腎功能調整給藥方案)、關注藥物不良反應和加強不良反應的監(jiān)測、關注藥物間和藥物與基礎疾病間的相互作用;高齡患者聯(lián)合、靜脈、監(jiān)護和序貫療法是基本原則。
經(jīng)驗用藥
對老年肺炎早期經(jīng)驗性治療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,初始不恰當抗生素治療是造成高病死率的一個獨立因素。如果初始治療不恰當,其后更換“適當?shù)?rdquo;抗生素也不能降低病死率。參考肺炎發(fā)生的場地、時間、基礎疾病背景、醫(yī)療手段和耐藥因素等,早期采取相對應的經(jīng)驗性分級治療(門診治療的肺炎、要住院的老年肺炎、需要住ICU的老年肺炎)是早期正確選用抗生素的主要方法。
注意:老年肺炎經(jīng)驗性抗生素選擇要強調以下幾點:病原菌以GNB為主;混合感染比例高(誤吸機制為主);對重癥肺炎要重拳猛擊,再盡量轉為目標治療;選擇較為廣譜的抗菌藥物,盡可能覆蓋該患者可能的致病菌;參考耐藥菌高危因素,盡可能覆蓋該患者可能的耐藥菌感染;用藥劑量應個體化,有效就是“最足的劑量”;療程既要足夠(老年患者多種因素致抗生素殺菌效能降低),又要避免過長(肺部病灶吸收往往緩慢和易導致耐藥菌產(chǎn)生)。
針對性選藥(包括耐藥菌)
老年常見病原菌及其多重耐藥菌目標性治療抗菌藥物選擇要點如下。
產(chǎn)超廣譜β-內酰胺酶(ESBLs)細菌
重癥病例首選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(亞胺培南、美羅培南、厄他培南、帕尼培南)。特別是重癥吸入性肺炎(混合感染)患者或其他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,換用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。
輕至中度感染患者,可選β-內酰胺類/β-內酰胺酶抑制劑(主要藥物為哌拉西林/他唑巴坦、頭孢哌酮/舒巴坦);次選頭霉素類(頭孢西丁、頭孢美唑等),特別是對上述藥物有不良反應時。
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老年患者僅用于治療產(chǎn)ESBLs細菌引起的輕、中度尿路感染。
銅綠假單胞菌
對一般的銅綠假單胞菌,可以選擇β-內酰胺類/β-內酰胺酶抑制劑治療(老年患者推薦藥物為哌拉西林/他唑巴坦、替卡西林/克拉維酸、頭孢哌酮/舒巴坦),頭孢菌素類(推薦藥物頭孢他啶、頭孢吡肟)或抗銅綠假單胞菌碳青霉烯類(推薦藥物為美羅培南、帕尼培南、亞胺培南)。
輕度需口服患者可選擇環(huán)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片。
針對多重耐藥/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,要選擇以β-內酰胺類為基礎的聯(lián)合治療。β-內酰胺類抗生素與氨基糖苷類或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聯(lián)合后均可提高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活性,且氨基糖苷類對β-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增效作用略強于氟喹諾酮類。但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,故選用氨基糖苷類聯(lián)合更要謹慎,一般聯(lián)合時間為5~7 d。選用氟喹諾酮類(環(huán)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)聯(lián)合要注意中樞興奮作用,特別是碳青霉烯類與之聯(lián)合時。
不動桿菌屬
嚴重感染患者,如碳青霉烯類敏感則首選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(推薦藥物亞胺培南、美羅培南、帕尼培南),非嚴重感染者可選頭孢哌酮/舒巴坦、氨芐西林/舒巴坦。
對泛耐藥不動桿菌感染的治療,可選替加環(huán)素、多黏菌素,并與舒巴坦、氟喹諾酮類、碳青霉烯類、磷霉素、氨基糖苷類等聯(lián)合。
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科細菌(CRE)
對CRE敏感的抗生素不多,可供臨床選擇的抗菌藥物很少,最優(yōu)治療方案迄今不明,病死率較高。
核心藥物為替加環(huán)素、多黏菌素,可聯(lián)合碳青霉烯類(推薦亞胺培南、美羅培南、多立培南)、磷霉素、氨基糖苷類(推薦阿米卡星、異帕米星)、環(huán)丙沙星、利福平等。必要時行MIC法測定對某一抗生素的耐藥水平做聯(lián)合藥敏試驗。
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(MRS)
肺部感染可選擇利奈唑胺,血液感染可選萬古霉素或替考拉寧。就對老年患者的腎功能影響來說,利奈唑胺要小于糖肽類(萬古霉素或替考拉寧)。
安全用藥
若患者不是高齡,可選用一般抗生素,如β-內酰胺類、喹諾酮類、大環(huán)內酯類。若患者高齡,對高齡或已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氨基糖苷類,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時應加強血藥濃度監(jiān)測,可根據(jù)腎功能減退程度合理選擇藥物和劑量。
對腎臟、聽力有損害的藥物必須在對腎功監(jiān)護下用藥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耳、腎毒性最強的是慶大霉素、鏈霉素;其次是妥布霉素、阿米卡星。毒性較小的是小諾米星、奈替米星、異帕米星。觀察腎功能的指標一般以肌酐廓清率或血肌酐含量為主。但老年人內生肌酐量較少,其血肌酐正常值低于非老年組,故可能傷腎的藥物用于老年時,以參考肌酐廓清率為準。
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也應在肝功能監(jiān)護下使用。青霉素易發(fā)生“青霉素腦病”和促凝作用,易致血栓形成。頭孢哌酮、氯霉素、磺胺可擾亂凝血機制,從而促使出血加重。
適當調整劑量。一些主要經(jīng)腎排泄的藥物,如青霉素、哌拉西林、頭孢唑啉、頭孢他啶、氨基糖苷類和氧氟沙星等,給藥劑量均減少,一般為青壯年人的2/3,可根據(jù)腎功能減退程度合理確定。環(huán)丙沙星一般可按常規(guī)劑量使用。
注意抗菌藥物與其他治療藥物的相互作用,如紅霉素、克拉霉素和喹諾酮類與茶堿類聯(lián)合使用,均可使茶堿血濃度升高,而增加其不良反應。
抗菌藥物療程
抗菌藥使用療程應個體化,取決于不同病原體、嚴重程度、危險因素、基礎疾病、初始治療及臨床治療反應,輕癥者建議使用7~10 d,重癥、有危險因素及某些特殊致病菌(如綠膿桿菌、不動桿菌MRSA等)可使用14~21 d。
鏈接:老年肺炎預后要點
重癥老年肺炎如果初始治療不足或不合理,將顯著增加病死率。因此對于病情危重,或高齡、基礎狀況差,一開始就應“重錘猛擊”力爭盡早控制感染,在病原學明確以后,實施降階梯治療。
重視合并癥和基礎疾病的治療,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酸堿失衡、心衰也是肺部感染最常見的合并癥。老年患者常伴有食管反流、誤吸、飲水時嗆咳等,往往是老年人反復感染或死亡的重要原因。鼻飼飲食時將胃管保留于空腸等多種措施,有利于防治老年人反復發(fā)生吸入性肺炎。
在整個過程中對病情和不良反應進行連續(xù)評估,尤其是在48~72 h。同時對基礎疾病,合并癥進行判斷、分析,及時治療,跟蹤評價,隨時調整治療策略是降低老年肺炎病死率的最佳方法。
作者
浙江大學醫(yī)學院附屬第二醫(yī)院感染性疾病科 劉進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