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原創(chuàng)
基層醫(yī)界 2023年10月25日 13:38 2990 閱讀歲歲重陽,今又重陽。而自古重陽節(jié)又被稱為老人節(jié),我們中華民族更是把其看作是孝敬老人的日子。如今的老年人吃不愁穿不愁,在這秋高氣爽季節(jié),希望多學習一些養(yǎng)生保健知識,以健健康康,幸福地安享晚年!
1.飲食要清淡
重陽節(jié)前后,秋燥明顯。由于“秋燥”的影響,秋季特別容易出現(xiàn)呼吸道疾病,比如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鼻炎等,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。應對秋燥,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,比如用石斛煲湯。
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,少吃過于油膩、甘甜、辛辣之品,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的食物,并適當運動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防秋燥,除了多飲開水、淡茶、豆?jié){、牛奶等飲料外,還應多吃些番薯、玉米、青菜、柿子、蜂蜜、黑木耳、銀耳、百合、香蕉、橄欖、葡萄、梨、核桃、芝麻、紅棗等柔潤之品。
2.慢病防受寒
重陽節(jié)前后,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,常有冷空氣侵襲,而使氣溫驟降。老年朋友特別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,防治受寒加重病情,防止感冒發(fā)生。添衣與否應根據(jù)天氣的變化來決定,一次不宜添得過多,以自身感覺不冷為準。秋天,天氣既不很冷又不很熱,正是外出旅游的好季節(jié)。這個季節(jié)老年人外出時應多備幾件秋裝,做到酌情增減,隨增隨減不受寒。
在這個秋冬過渡時節(jié),不僅出門在外要注意防寒保暖,在家也要注意增加免疫力,預防感冒著涼。如能耐受可用冷水洗臉以加強人體的抗寒能力;勤曬被褥讓紫外線殺菌;多喝熱水促進新陳代謝;多吃御寒食物以生熱。
3.糕點適量吃
重陽糕是重陽節(jié)晚輩孝敬老人的傳統(tǒng)食品。不過,由于越來越多的老年病纏上了老年人,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。重陽糕作為一種點心,不宜空腹食用。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、高脂肪、低蛋白的食物,空腹食用后,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,引起泛酸,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(xiàn),尤其是胃病患者,更易誘使發(fā)病。
老人吃重陽糕不但要適量,而且要有所選擇。高脂血癥、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;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經(jīng)過發(fā)酵的重陽糕;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、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;糖尿病患者可以制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等等。民間還使用紅棗、茱萸等作為重陽糕的點綴,藥食兩用的一些中藥材放入糕中,可以達到食療的效果。
4.寒瓜不可貪
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,生理功能趨于平靜,陽氣逐漸衰退,氣候逐漸轉(zhuǎn)涼。這個時節(jié)吃時令水果要注意,俗話說“秋瓜壞肚”,這個時候節(jié)氣涼爽,瓜果吃太多容易損傷胃陽。秋季不少水果都是比較寒涼的,食用時要結(jié)合自己的體質(zhì)來有所選擇。比如寒涼類水果有柑橘、香蕉、梨、柿子、西瓜等。溫熱類水果有棗、桃、杏、龍眼、荔枝、葡萄、櫻桃、石榴、菠蘿等。甘平類水果有梅、李、山楂、蘋果等。體質(zhì)虛弱、面色蒼白、體寒怕冷的人,應該選擇溫熱性的水果,秋季注意少攝入寒涼的瓜果。
5.休息要充足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.素問.四氣調(diào)神大論》中說: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。”也就是說,秋季養(yǎng)生應早臥早起。早臥,以順應陰精的收藏,以養(yǎng)收氣;早起,以順應陽氣的舒長,使肺氣得以舒展。如果秋季適當早起,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,對預防腦血栓發(fā)病有一定意義。
除了提高夜間睡眠質(zhì)量外,還要有適當?shù)奈缢瘉硌a充。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(tǒng)舒緩,并使人體緊張度降低。秋季仍然晝長夜短,人們往往晚睡早起,午睡不僅能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(tǒng)都好好休息,還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平衡,預防心肌梗塞。據(jù)調(diào)查,每天午睡半小時,可減少30%患冠心病的可能性。
6.登高賞菊玩
秋季天高氣爽,氣候宜人,但日照逐漸減少、氣溫降低。深秋之時,草葉枯落,花木凋謝,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涼、垂暮之感,導致情緒憂郁、煩躁等,故有“秋風秋雨愁煞人”之句。我國古代民間有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(jié)登高賞景的習俗。這個時候,老年人若身體條件允許,去登山遠眺。定會心曠神怡,使一切憂郁、傷感之事頓時消散。
故有人認為,登山是治療憂郁癥的良方。金秋九月,天高氣爽,這個季節(jié)登高遠望可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。平時適量的登高,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,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心肺功能強了,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,還有美容的效果。
自古文人多愛菊,待到菊花開放時,賞菊的人更加多。菊花氣味清新,多聞菊花之芳香,有醒神的功效。飲用菊花泡出的茶水,不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,且可去火、養(yǎng)肝明目。
7.“三多”助安健
很多人進入老年退休后,心理問題開始滋生。首先,認知退化,也就是大腦開始模糊,記憶差了。其次,無聊、心理空虛。子女孝敬老人,要多陪伴老人,更要關(guān)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。具體要鼓勵、幫助老人做到如下“三多”:
多交友:老人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參加集體活動,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獨感,有助于調(diào)節(jié)老年人的情緒和心理健康,可大大降低老年抑郁癥的發(fā)病幾率。因此子女可以鼓勵老人多交友,多去參加一些集體的娛樂活動,例如去老年中心活動,外出旅游,或者鼓勵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等。讓老年人在在集體活動和人際交往中汲取生活營養(yǎng),使自己心情舒暢、生活愉快。
多愛好:也就是讓老人培養(yǎng)更多的愛好。子女應該支持老人培養(yǎng)自己的興趣和愛好,例如唱歌、下棋、跳舞、繪畫等藝術(shù)愛好;或者打太極拳、爬山、參加健身活動等等,這些愛好可以豐富老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,運動還可以強健老人體魄。
多用腦:年紀大了,很多人體器官都開始衰退,大腦也是如此。大腦也需要鍛煉,越是閑置不用衰退越是明顯。因此,老年人也要多學習、勤記憶、多用腦。讀書、看報,積極參與各種科學健康的文化活動,提高文化素養(yǎng),增長見識、開闊眼界,可促進良好的心理建設,推遲老化,并保持身體健康。
不間斷學習可以避免心理上出現(xiàn)空虛和無聊,且能激發(fā)老年人的上進心和好奇心,老年人對感興趣的事情進行學習和交流,在學習的同時可以延緩衰老,特別是心理衰老。做到“老有所為、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”。
總結(jié):老人重陽健康養(yǎng)生秘決
飲食要清淡,
慢病防受寒。
糕點適量吃,
寒瓜不可貪。
休息要充足,
登高賞菊玩。
重陽話養(yǎng)生,
“三多”助安健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