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_精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中文_日韩xxxx无码免费视频_色吊丝人妻互换无码专区

首頁 > 基層診療 > 文章詳情

急性胸痛的急診臨床思維
中國社區(qū)醫(yī)師官網 轉載自:原創(chuàng) 2023年01月30日 16:48 5466 閱讀

急性胸痛的臨床表現各異,病情千變萬化,危險性也存在著較大的區(qū)別。常見的高危胸痛病因有急性冠脈綜合征、肺栓塞、主動脈夾層、張力性氣胸等,非致命性胸痛(低危胸痛)病因有胃食管反流病、肋軟骨炎、精神心理疾病等。但目前我國急性胸痛的救治現狀是高危胸痛致死致殘率高、低危胸痛診療過度。因此,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,在臨床工作中應遵循早期診斷、危險分層、正確分流、科學救治的指導方針,給予急性胸痛患者規(guī)范的評估和管理。

急性胸痛的早期診斷

胸痛是一個多因性的癥狀,胸壁各層(皮膚、肌肉、肋間神經、肋骨、胸骨、胸椎直至胸膜壁層)、心臟、主動脈、肺動脈、氣管、食管、縱隔以及肺的病變或損傷均可引起胸痛,任何物理、化學、機械和生物等刺激均可刺激心臟大血管的感覺纖維、氣管、支氣管和食管的迷走感覺纖維以及膈神經的傳入纖維等,引起胸痛感覺。

另外,由于牽涉痛機制,內臟的傳入沖動還可引起體表相應部位的疼痛感。心肌缺血局部乳酸等物質對傳入神經的刺激還可引起下頜、頸、左肩、左臂的疼痛感。因此,急性胸痛的病因復雜,臨床表現各異。急性胸痛的常見病因與特點見表1。

因其危險性存在較大差別,急性冠脈綜合征(ACS)、主動脈夾層等高危胸痛對于診斷、救治的時間依賴程度高,所以正確掌握胸痛的診斷和鑒別診斷,對于迅速、合理地救治患者至關重要。

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

患者的年齡、性別、吸煙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、高血壓等病史和家族史對于評估患者的胸痛病因至關重要。采集現病史時需關注疼痛的部位、范圍、性質,疼痛的時間、加重或緩解因素等,還應注意詢問伴隨癥狀,如憋喘、出汗、心悸、眩暈、惡心、嘔吐等。例如,典型的心肌缺血導致的胸痛(典型心絞痛)位于胸骨后,呈憋悶、壓榨性、緊縮感或燒灼感等,可放射至頸部、下頜、上腹部、肩部或左前臂,一般持續(xù) 2~10 min,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3~5 min內可緩解。誘發(fā)因素包括勞累、運動、飽餐、寒冷、情緒激動等。

另外,詢問胸痛癥狀的時候應注意鑒別非ACS胸痛,與呼吸或咳嗽有關的銳痛或刀割樣痛常見于胸膜炎性胸痛,肺栓塞、肺炎、心包炎等可表現為胸膜炎性胸痛;局限于左心尖或肋骨軟骨交界處的疼痛,且伴有按壓痛常提示肋軟骨炎;位于胸骨后或上腹部,與飲酒、進食等有關,常提示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。

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查體

有針對性、有目的性地根據患者的病史特征和個人的臨床思維進行重點查體,特別要注重心肺查體。心臟需注意有無S3、S4及雜音,肺部聽診需注意有無啰音、呼吸音降低或消失及胸膜摩擦音等。另外,腹部體征也需要關注,應注意有無壓痛,尤其是劍突下、膽囊區(qū)部位。其次,不要忘記檢查下肢有無腫脹,是否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依據。

有針對性地做輔助檢查

特別應注意幾個原則:①有效、安全、簡單地完成輔助檢查;②注意靈敏度與特異度的統(tǒng)一;③注意風險與效益的統(tǒng)一。

必要的輔助檢查項目:血常規(guī)、D-二聚體、心肌損傷標志物、血淀粉酶、動脈血氣分析、心電圖、胸片、超聲心動圖、腹部超聲、CT(冠狀動脈造影、肺動脈造影、主動脈造影)等。

需要強調的是,所有因胸痛就診的患者均需進行心電圖檢查,首份心電圖應在接診10 min內完成,同時10 min內需完成心肌損傷標志物的檢測,肌鈣蛋白I或肌鈣蛋白T是首選。對于首次檢查陰性的可疑ACS患者,3~6 h以后復查。

掌握引起胸痛的致命性疾病的特點

對于急性心肌梗死、主動脈夾層、肺栓塞、張力性氣胸等致命性疾病,我們需要掌握其臨床特點,提高胸痛病因的識別。

急性心肌梗死:突然發(fā)生的胸骨后中、上段劇烈而持久的疼痛,向左背、左肩、左臂放射至無名指,常伴有出汗、恐懼。疼痛的性質為壓榨樣,伴有瀕死感,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能緩解。心電圖、心肌損傷標志物的檢查有特異性的演變。

肺栓塞:突然出現劇烈胸痛、呼吸困難、咯血、暈厥,胸痛部位不定,較局限,隨呼吸加劇。肺部聽診有胸膜摩擦音。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降低,肺泡氣-動脈血氧分壓差梯度增加。部分患者心電圖可出現SI、QⅡ、TⅢ。胸部Ⅹ線見梗死部位呈楔形致密影。選擇性肺動脈造影和肺灌注顯像可以確診。

主動脈夾層:多見于>40歲的男性,>90%的患者有高血壓或馬方綜合征病史。突發(fā)撕裂樣、刀割樣劇烈胸痛,易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,常規(guī)劑量的嗎啡效果差。有煩躁不安、面色蒼白、皮膚濕冷等休克征象,但血壓輕度下降或反而增高。若主動脈外膜破裂引起大出血,可迅速暈厥甚至死亡。主動脈造影可以確診。

張力性氣胸:突然發(fā)生撕裂或刀割樣胸痛,隨深呼吸加劇,常有用力或屏氣的病史,胸痛部位較局限。由于臟層胸膜的單向活瓣作用,患側胸腔內形成高壓,縱隔擺動,患者表現為嚴重呼吸困難、恐懼、血壓大幅度波動,可出現心力衰竭甚至死亡。胸部X線或CT可確診。

重點提示

鑒別診斷需注意以下問題:

①ACS與主動脈夾層鑒別:部分主動脈夾層患者合并有不典型ST-T改變和心肌損傷標志物的改變。對于病情較重,懷疑有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定不要盲目給予抗凝、抗血小板治療及溶栓等處理,需進一步排除夾層。

②心絞痛與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的鑒別:有的臨床醫(yī)師往往在患者胸痛發(fā)作時給予硝酸甘油或鈣通道阻滯劑,如果患者胸痛癥狀能夠緩解便認為是心絞痛發(fā)作。事實上,上述藥物對部分食管源性胸痛同樣有效。常見的病因有賁門失弛緩癥、彌漫性食管痙攣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。急診醫(yī)師除了需要反復詢問病史、密切觀察發(fā)作時心電圖有無動態(tài)改變外,必要時需建議患者做冠狀動脈造影。

③對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或心臟瓣膜病繼發(fā)心肌缺血性胸痛的患者,一定要進行心臟的體格檢查,對于有心臟雜音的胸痛患者,超聲心動圖檢查很有必要。

另外,在臨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,女性、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有時胸痛癥狀不典型,對這些患者臨床醫(yī)生需格外重視。

高危胸痛的識別和判定

高危胸痛,需要在短時間內作出恰當的診斷和處理,倘若誤診或漏診就會導致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。但如果把低危胸痛誤診為高危胸痛,又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經濟損失,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因此,對于急性胸痛就診的患者,在進行疾病診斷與鑒別的同時,需要對危險程度給予準確的評估。其目的是剔除低?;颊?、篩查出高?;颊?,實行分層救治,從而能夠利用有限的急救醫(yī)療資源,達到臨床獲益最優(yōu)化。

在臨床工作中,需要根據患者的病史、癥狀、體征、心電圖、心肌損傷標志物等輔助檢查來進行綜合評估判斷。具體評估要點如下。

●合并血流動力學不穩(wěn)定時,評估為極高危,需立即給予吸氧、心電監(jiān)護、建立靜脈通路等搶救措施,準備或實施心肺腦復蘇。

●懷疑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(STEMI)、主動脈夾層、肺栓塞、張力性氣胸等應評估為高危。

若臨床表現高度懷疑為ACS,需進一步進行危險分層。這對后續(xù)合理選擇治療方案、判斷預后具有重要意義。目前常用的ACS危險分層評分方法有TIMI評分、GRACE評分等。另外,美國心臟病學會/美國心臟協(xié)會對于可疑ACS的危險分層進行了界定:若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,此次出現與既往心絞痛發(fā)作相似的胸部或左上肢的疼痛或不適,體格檢查有二尖瓣雜音、低血壓、出汗、肺水腫或肺部啰音等,心電圖示多導聯(lián)新發(fā)的ST段壓低≥0.1 mV或T波倒置,心肌損傷標志物(肌鈣蛋白I、肌鈣蛋白T或肌酸激酶同工酶)升高,應評估為高危;若患者為年齡>70歲的男性,既往有糖尿病史,此次以胸部或左上肢的疼痛或不適為主要癥狀,體格檢查有周圍血管疾病,心電圖示病理性Q波、ST段壓低0.05~0.1mV或T波倒置>0.1 mV,心肌損傷標志物為陰性,則評估為中危;若患者臨床癥狀考慮可能為缺血表現,胸部的疼痛或不適在觸診時可再次出現,心電圖為正常心電圖或以R波為主的導聯(lián)T波低平或倒置<0.1 mV,心肌損傷標志物為陰性,則評估為低危。

●胸痛合并臟器功能障礙,如肝腎功能不全、難以控制的高血糖、血液系統(tǒng)疾病時,應評估為高危。

●考慮為其他疾病,如帶狀皰疹、肋軟骨炎等評估為低危。

急性胸痛的救治要點

急性胸痛的救治原則

主要有3點:一是緊急處理危及生命的異常,穩(wěn)定生命體征。二是對于病因明確的胸痛患者,進行病因治療。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,給予吸氧、鎮(zhèn)痛、溶栓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(PCI)、抗凝、抗血小板等處理。主動脈夾層患者,給予鎮(zhèn)靜、降壓、手術與外科治療。肺栓塞患者,給予抗凝治療,必要時行溶栓、手術等。張力性氣胸患者,立即排氣、降低胸膜腔內壓力等。三是對于不能明確病因的胸痛患者,建議留院觀察一段時間。一般建議留院6~8 h,觀察疾病是否有進一步演變,預防患者出現離院后猝死。

STEMI的救治要點

STEMI一經診斷明確,立即給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,氯吡格雷300 mg或替格瑞洛180 mg口服,同時根據情況進行溶栓治療或通知PCI團隊到位。其治療目標是盡可能降低再灌注治療時間,挽救生命,改善預后。臨床研究明確顯示,對STEMI而言,再灌注越早,預后越好。隨著支架性能的改進,置入技術的提高,以及抗栓藥物的逐步完善,PCI在STEMI治療中的地位不斷上升,直接PCI、直接轉運PCI以及高?;颊呷芩ê蟊M早轉運PCI在STEMI再灌注治療策略中占據了主導地位。

對于無急診PCI的基層醫(yī)院,建議建立院前診斷和轉送網絡,將患者快速轉至可行直接PCI的中心。若患者被送到有急診PCI設施但缺乏足夠有資質醫(yī)生的醫(yī)療機構,也可以考慮請上級醫(yī)院的醫(yī)生(事先已建立好固定聯(lián)系者)迅速到該醫(yī)療機構進行直接PCI。如無直接PCI條件、無溶栓禁忌證應盡快溶栓,并考慮給予全量溶栓劑。

作者

山東大學齊魯醫(yī)院    陳玉國

微信掃一掃
收藏
相關閱讀
不知道GDM?備戰(zhàn)的孕媽要小心
2023年01月28日 16:34
3045 閱讀
安保設施不健全 醫(yī)療機構也擔責
2023年01月26日 15:43
2875 閱讀
冬季瘙癢,你用對藥了嗎?
2023年01月26日 14:37
2828 閱讀

評論

請先后發(fā)表評論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