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_精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中文_日韩xxxx无码免费视频_色吊丝人妻互换无码专区

首頁 > 中醫(yī)中藥 > 文章詳情

中醫(yī)治療咳嗽之桑菊飲
中國社區(qū)醫(yī)師官網(wǎng) 轉(zhuǎn)載自:原創(chuàng) 2023年01月26日 14:19 7768 閱讀

桑菊飲出自清·吳鞠通所著之《溫病條辨·卷一·上焦篇》,是中醫(yī)用來治療外感風溫咳嗽的有效方劑之一。

桑菊飲的辨證要點

太陰風溫,但咳,身不甚熱,微渴者,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。桑菊飲用來治療風溫之邪侵犯上焦肺衛(wèi),以咳嗽為主癥,無痰,不發(fā)熱,或伴有輕度發(fā)熱,口微渴等臨床表現(xiàn)的患者。另外,外感溫燥邪氣而見咳嗽者,亦可用桑菊飲來治療。

風溫外感咳嗽,渴與不渴是鑒別里熱輕重的主要臨床癥狀之一。“不渴”說明無里熱;“微渴”說明有里熱,但熱不甚;“大渴”說明其里熱熾盛。

桑菊飲的組方思路

吳鞠通開創(chuàng)了外感病三焦辨證之思想,提出了治療外感病“治上焦如羽,非輕不舉”的治療原則,創(chuàng)制了辛涼系列方藥,如“辛涼輕劑”桑菊飲、“辛涼平劑”銀翹散、“辛涼重劑”白虎湯,其中桑菊飲則屬“輕中之輕”。

桑菊飲組成:杏仁(2錢),連翹(1錢5分),薄荷(8分),桑葉(2錢5分),菊花(1錢),苦桔梗(2錢),甘草(8分),葦根(2錢)。以水2杯,煮取1杯,2次/日服用。

全方用量僅12錢6分,可見其用量之輕。此方辛甘以疏風、辛涼與微苦之藥相配以清透肺衛(wèi)風熱,蓋肺為清虛之臟,微苦則降,辛涼則平。方中桑葉清透肺絡(luò)之熱,菊花、薄荷清散上焦風熱,連翹清透膈上之熱。桔梗宣肺,杏仁降氣,一升一降以調(diào)肺氣之失常,使其宣發(fā)肅降功能恢復而咳止。生甘草泄熱,且調(diào)和諸藥。蘆根清熱生津止渴。

若氣粗似喘,為熱邪漸入氣分,加生石膏、黃芩、浙貝母以清氣化痰定喘;如舌絳夜熱甚,為邪漸入營,加犀角、玄參清營涼血;如邪有入血之勢,恐耗血動血,則去薄荷之辛散,改蘆根為白茅根,加麥冬、生地、玉竹、丹皮涼血養(yǎng)陰散血;肺熱甚加黃芩以清肺熱;渴甚者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。

桑菊飲與銀翹散的鑒別應(yīng)用

桑菊飲與銀翹散同屬風溫初起的常用方,同為辛涼之劑,但二者功用略有差別。兩方共有連翹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、蘆根,桑菊飲有桑葉、菊花、杏仁,重在宣肺清肺,適用于熱輕而咳者。銀翹散有銀花、牛蒡子、荊芥穗、豆豉,重在清熱解表,適用于熱象偏重者??梢?,銀翹散證病變重點在衛(wèi),桑菊飲證病變重點在肺。風溫桑菊飲雖屬辛涼輕劑用于風溫早期尚有預防傳變的作用。

外感風熱咳嗽,雖屬輕證,但亦有因誤服辛溫宣散劑而致咳嗽遷延不愈,并在此基礎(chǔ)上繼發(fā)肺癆者。吳氏在原著中強調(diào):“風溫咳嗽,雖系小病,常見誤用辛溫重劑銷爍肺液,致久嗽成癆者不一而足,圣人不忽于細,必謹于微,醫(yī)者于此等處,尤當加意也。”這是中醫(yī)學中“上工治未病”指導思想在本條中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

桑菊飲治療咳嗽驗案舉隅

患兒,男,2歲,就診日期:1959年3月10日。患者因發(fā)熱3天住院治療。住院檢查摘要:血常規(guī)顯示白細胞總數(shù)27.4×109/L,中性粒細胞76%,淋巴細胞24%。體溫39.9℃,聽診兩肺有濕啰音。西醫(yī)診斷:腺病毒肺炎。

治療過程:住院后曾用青霉素、鏈霉素等抗生素治療。會診時,仍高熱無汗,神昏嗜睡,咳嗽,微喘,口渴,舌質(zhì)紅,苔微黃,脈浮數(shù),乃風溫上受,肺氣郁閉,宜用辛涼輕劑,宣肺透衛(wèi),方用桑菊飲加味。處方: 桑葉3g,菊花6g,連翹4.5g,杏仁4.5g,桔梗1.5g,甘草1.5g,牛蒡子4.5g,薄荷2g,葦根15g,竹葉6g,蔥白3寸。共進2劑,藥后得微汗,身熱略降,咳嗽有痰,舌質(zhì)紅,苔薄黃,脈滑數(shù),表閉已開,余熱未徹,宜予清疏利痰之劑。處方:蘇葉3g,前胡3g,桔梗2g,桑皮3g,黃芩2g,天花粉6g,竹葉4.5g,橘紅3g,枇杷葉6g。再服1劑,微汗續(xù)出而身熱已退,亦不神昏嗜睡,咳嗽不顯,大便2日未行,舌紅減退,苔黃微膩,脈沉數(shù),乃表解里未和之候,宜原方去蘇葉加枳實3g,萊菔子3g,麥芽6g。服后體溫正常,咳嗽不止,仍未大便,舌中心有膩苔未退,脈滑數(shù),乃肺胃未和,擬調(diào)和肺胃,利濕消滯。處方:冬瓜仁12g,杏仁6g,薏苡仁12g,葦根15g,炒枳實4.5g,萊菔子4.5g,麥芽6g,焦山楂6g,神曲6g。服2劑而諸證悉平,食、眠、二便俱正常,停藥食養(yǎng)痊愈出院。

按:葉天士謂,“風溫上受,首先犯肺”,故以桑菊飲清輕辛涼之劑宣肺以散上受之風,透衛(wèi)以清在表之熱。2劑即得微汗,再劑即身熱已退,慎勿見其為腺病毒肺炎,初起即投以苦寒重劑,藥過病所,失去清輕透達之機,則反傷正陽,易使輕者重,重者危,因思吳鞠通所謂:“治上焦如羽”,實為臨床經(jīng)驗之談。(《蒲輔周醫(yī)案》,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1972)

作者

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研究生院    馬曉北

微信掃一掃
收藏
相關(guān)閱讀
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盆腔炎性疾病
2023年01月24日 12:17
4134 閱讀
李道本胃病臨床經(jīng)驗
2023年01月23日 14:48
4257 閱讀
治療腹瀉,抗生素不是必選藥
2023年01月02日 16:24
3544 閱讀

評論

請先后發(fā)表評論~